2014年12月6日,以“科技環保 綠色制藥 產業新方向”為主題的2014·天俱時科技論壇在石家莊開幕。來自澳大利亞工程院、中國科學院、中國環境保護部、清華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深圳大學、河北科技大學,以及全國知名藥業公司、環保廠家、環境科學研究院所的生物工程專家、環境問題專家學者、經濟學家、企業家、技術主管和媒體人士等共三百多人參加論壇。
會場全景
河北省省管優秀專家、天俱時科技論壇組委會名譽主席、天俱時集團董事長劉秀忠,著名生物技術專家、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曹竹安在論壇開幕式上致辭。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新南威爾士大學教授、天俱時集團首席環??茖W家Jimmy(甄崇禮)作《Impact of Process Intensification on Environmental Treatment Technology》 (具有沖擊力的環保工藝優化)主題演講。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博士、研究員馬延和作《生物制造與可持續發展》主題演講,華東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林匡飛作《發酵菌渣(污泥)低成本資源化大規模處理技術》主題演講。河北科技大學教授、河北省大氣治理首席科學家郭斌作《制藥行業VOC污染特征與治理技術進展》主題演講。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劉慶芬作《抗生素菌渣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進展》主題演講。國家環境保護部環境監察局處長、博士李錚作《新<環境保護法>下的企業守法促進》主題演講。中國著名經濟學家、深圳大學當代金融研究所所長國世平作《2015年宏觀經濟走勢》主題演講。
論壇由河北省省管優秀專家、天俱時科技委員會主席、天俱時科技論壇組委會主席陳釗主持。論壇主題演講結束后,天俱時科技論壇組委會執行主席,天俱時集團董事、副總裁史靜宏致閉幕辭。
劉秀忠先生在致辭時表示,2014年我們迎來了“中國經濟新常態”時代,制藥企業在新常態下的發展速度、結構、驅動力也具有了新的特點。為此,天俱時科技論壇組委會選擇了“科技環保、綠色制藥”這樣一個與鮮明的時代背景相契合的鮮明的主題,并邀請到強大的主講專家陣容對這一主題進行最全面、最權威、最科學地闡釋。參會嘉賓涵蓋了中國各大知名藥企的高級主管和技術精英,參會企業能夠代表中國制藥企業的一個現狀,參會企業的發展變革、技術進步也必將推動中國制藥界的整體進步。希望各方力量一起努力、加強合作,共同迎接醫藥環保產業發展的下一個春天。
曹竹安教授在致辭時表示,生物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生物醫藥產業是一個基于人口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必須從市場需求出發,重點是解決大多數人的健康問題,而不是少數人的用藥問題。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重點應該放在有效應對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威脅(重點是預防性疫苗、中和性抗體和廣譜藥物)和有效維護國民健康、降低醫療成本上。中國生物醫藥產業水平提高的空間還很大,中國衛生支出4年內有望增長至占GDP 的10%。
Jimmy院士在論壇上介紹了納米技術在生物制藥中的應用發展、工業廢氣治理一步脫塵脫硫技術研究成果,重點介紹了與天俱時集團合作開展的光催化技術在污水處理中的工業化應用研究和取得的關鍵性創新成果。該項污水處理技術可通過化學反應而非生物反應,在沒有任何添加劑的情況下,分解95%以上的污染物,達到污染物排放標準要求,并且不產生新的污染物,具有傳統污水處理工藝技術無可比擬的優勢。
馬延和研究員在論壇上介紹了生物制造經濟正在展現的全球化趨勢、不同生物基產品的節能潛力、國際生物基材料發展現狀、生物工業經濟面臨的問題、生物制造的主要方向與任務。馬延和研究員指出,生物制造以工業生物技術為核心,以活細胞或其酶為工具,生產燃料、材料、化學品或進行物質加工的先進工業模式,具有清潔、高效、可再生等特點,有可能在能源、化工和醫藥等領域改變世界工業格局,開創一個財富增長新紀元。
林匡飛教授在論壇上介紹了抗生素菌渣和廢水處理污泥制作脫硫劑及電廠燃燒無害化處理、菌渣制作污染場地修復劑及無害化利用、菌渣制作生物有機鉀肥及無害化利用等技術體系研究成果。林匡飛教授指出,2014年生物制藥行業菌渣將全面列入危險廢物名錄,按照我國危險廢物管理相關法規,以企業菌渣50,000-100,000噸/年、廢水處理廠污泥3000-5000噸/年計算,企業每年用于危險廢物處理的費用將高達上億元。如何合理處置生物行業菌渣和廢水處理污泥,將是行業生存和發展的大事。
郭斌教授在論壇上介紹了我國制藥行業VOCs和惡臭氣體污染和排放的現狀、典型制藥產品VOCs污染特征、VOCs污染控制技術研究進展、制藥行業VOCs和惡臭氣體常用治理技術和工業應用實例。郭斌教授指出,盡快建立國家制藥行業VOCs和惡臭污染排放標準和控制技術規范,采用標準的提高倒逼企業的技術進步,會大大減少PM2.5前體物VOCs和惡臭污染物的排放。未來一些“兩高”企業可能會被迫關停,要促進企業清潔生產、節能減排和溶劑回收,企業的排放標準將日趨完善和提高,VOC排污收費勢在必行。
劉慶芬研究員在論壇上介紹了我國抗生素菌渣處理現狀、面臨的問題和技術出路。劉慶芬研究員指出,我國抗生素菌渣數量巨大,抗生素品種繁多,而且抗生素產地分散,增加了抗生素菌渣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的復雜性。未來在抗生素生產過程中要通過菌種構建和預處理實現菌渣的減量化,同時要加強資源化利用,變廢為寶,降低成本和二次污染。政府在這方面要加強引導,對不同的菌渣制訂不同的處理標準,進行區別化處理。制藥企業也應主動減排,通過技術進步實現由“不敢排”到“我不排”。
李錚博士在論壇上介紹了新環保法的修訂與亮點、企業的環境義務與法律責任、企業執行新法的重點領域和應對準備。李錚博士指出,廣大企業要做好心理準備,去除僥幸心理,作為責任主體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要做好知識準備,加緊學習新環保法和其他環保法律法規,清楚地明白環保法對于企業各方面的要求;要做好技術準備,對環保設施設備及時進行維修或升級換代,不要拖延到明年;還要對自己的環境行為進行全面清理整改,必要時請專家、環保部門把脈,規范環境行為,為產業發展和環保事業作出新的貢獻。
國世平教授在論壇上分析了當前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并對企業未來投資給出建議。國世平教授指出,中國經濟正在實現軟著陸,中國經濟存在的挑戰大都還沒有解決,通過改革提高經濟效率與培育新增長點目前起到的作用還不足,過去粗放式高增長積累下的風險也還未消除。廣大企業一定要做好準備,度過接下來中國經濟最困難的時期,不要輕舉妄動,不要好大喜功,為渡過難關積蓄力量,爭取未來更穩健的發展。
為期一天的論壇,帶給參會各界嘉賓共同的啟示:環保標準的不斷提升推動了制藥企業的轉型升級,制藥企業必須改變高污染的發展模式,從生產源頭開始,推行清潔生產和節能減排。要加快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建立企業主導、產學研緊密結合的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實現科技創新與企業生產的深度融合。既要牢牢抓住機遇,加快結構調整,推動創新發展,又要積極應對挑戰,冷靜思考如何科學發展,確保制藥環保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天俱時科技論壇由天俱時工程科技集團主辦,自2008年起已成功舉辦七屆。論壇秉承“交流思想、融合智慧、促進合作、推動創新”的主旨,始終致力于實現產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醫藥界產、學、研的知識分享和交流合作的高效平臺。
河北省省管優秀專家、天俱時科技論壇組委會名譽主席、天俱時集團董事長劉秀忠致歡迎辭
著名生物技術專家、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曹竹安致辭
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新南威爾士大學教授、天俱時集團首席環??茖W家Jimmy(甄崇禮)
作《具有沖擊力的環保工藝優化》主題演講
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馬延和
作《生物制造與可持續發展》主題演講
華東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林匡飛
作《發酵菌渣(污泥)低成本資源化大規模處理技術》主題演講
河北科技大學教授、河北省大氣治理首席科學家郭斌
作《制藥行業VOC污染特征與治理技術進展》主題演講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劉慶芬
作《抗生素菌渣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進展》主題演講
國家環境保護部環境監察局處長、博士李錚
作《新<環境保護法>下的企業守法促進》主題演講
中國著名經濟學家、深圳大學當代金融研究所所長國世平
作《2015年宏觀經濟走勢》主題演講
河北省省管優秀專家、天俱時科技委員會主席、天俱時科技論壇組委會主席陳釗主持論壇
天俱時科技論壇組委會執行主席,天俱時集團董事、副總裁史靜宏致閉幕辭
圖片花絮:
參會嘉賓陸續到場
參會嘉賓陸續到場
參會嘉賓入場簽到
參會嘉賓閱讀論壇資料
參會嘉賓認真閱讀論壇資料
會議現場
參會嘉賓認真作記錄
與會嘉賓認真聽講
與會嘉賓認真聽講
Jimmy院士(左三)在演講結束后與參會嘉賓交流
北京化工大學高新技術研究院院長屈一新(左)與參會嘉賓交流
參會嘉賓在茶歇時交流